當孩子能與父母冰釋前嫌,握手言歡,他都會成為一個好孩子。
這天我們接到了這樣一位來訪者,他是姐姐和媽媽帶來的。因為他跟媽媽的關系過于惡劣,甚至到了兩人有些水火不容的地步。因此,姐姐作為保險就帶著孩子來尋求萬老師的幫助。
從一進門就能感受到這個孩子和媽媽劍拔弩張的氛圍,兩人互相也不說話,等待的時候姐姐就坐在母子中間。根據萬老師的習慣,先是跟家長了解情況,再跟孩子了解情況。心理咨詢其實是一個判斷題,綜合母子倆的敘述之后去判斷問題到底出在了哪。
從媽媽那里得知,小同學今年14,本來應該上初二,但由于情緒化問題被休學了,甚至在家里經常會出現要弒母后自盡等言論。萬老師聽后非常震驚,這孩子跟父母的矛盾怎么會鬧到兵戎相見甚至如世代仇人一般呢?
媽媽繼續說道,孩子從小是個性格很愛玩的孩子。喜歡打游戲,五年級的時候還出現了逃學的現象,結果導致成績不佳只能重讀五年級。后來上了初一之后,學習成績很糟糕。為此媽媽沒少說他,可是他卻覺得自己上課有在聽課,可就是考試成績上不去,他認為是老師講的不清楚?,F在初一結束了放暑假,他就天天在家玩手機,也不吃飯,學習上也非常以自我為中心,覺得數學老師講的不行,就經常跟數學老師辯理。
萬主任聽到這里更加疑惑,孩子的問題肯定不是突然出現的,那問題到底出在什么地方呢?看來還得問問孩子的說法才行。孩子倒也不抵觸,問什么就答什么,而且態度也比較友好,這看起來完全不像一個情緒有問題甚至會走極端的孩子。
經過耐心的詢問,萬老師從孩子這里得到了一些另一面的情況:他表示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啃老,自己待在房間里玩游戲就可以了。而且他三四五年級這三年里經常逃學,爸媽因此也沒少打他,而且打得還很重。他認為父母是因為自己不按照父母的想法,就對自己動手,因此跟父母的關系非常排斥。而且媽媽經??傇缟媳犻_眼睛就開始不停地說,一直說到晚上睡覺,聽著簡直煩死了。而且他覺得父母總是打自己,也不讓自己玩游戲,而且媽媽還特別嘮叨,非讓自己上學,讓自己按照父母的想法去做,絲毫不覺得自己有任何問題。
聽到這萬老師也終于發現了問題的關鍵點,家長的教育方式太過粗暴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孩子絲毫不認為自己不上學有什么不對。而且之前孩子沒進入青春期的時候還不知道反抗,現在進入青春期了會逆反,這個時候孩子對家長最明顯的叛逆就是開始不服從家長的教育,甚至還會跟家長辯論和反駁家長的話。
綜合來看,這就是一個典型的青春期孩子叛逆的來訪者,但同時孩子因為從小就接觸電子游戲,因此對電子游戲非常癡迷,甚至到了覺得除了游戲其他事情都沒意思的地步。這個想法也是非常棘手的,尤其是在家長這么反對的情況下,他這個想法會更加的根深蒂固。
但這個情況不能著急,要一步一步來。首先孩子好幾天沒好好吃飯了,身體這樣下去肯定吃不消,而且經常玩手機導致睡眠也不足,精神容易恍惚,于是萬老師決定先從調整身體入手。利用催眠放松讓孩子神經系統不再那么緊張,同時幫助補充精力,然后讓他知道就算自己想不停的玩游戲,你也得吃飯,不吃飯你也沒力氣沒精神去玩游戲。
幾天之后,這位小同學飲食恢復了正常,由于睡眠充足了,整個人氣色看起來也好了一些。之后萬老師開始著手調整親子關系,因為親子關系影響著孩子以后是否會重新聽從父母的管教,這方面既要家長配合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也要孩子配合跟父母好好說話。萬老師讓媽媽一定要改正自己嘮叨的問題,也讓孩子稍微注意跟父母說話的語氣,在雙方互相都有所克制的情況下,幾天之后至少母子之間的劍拔弩張的氣氛不見了,雖然還沒回到和好如初,但也不再說話之間充滿火藥味兒。
這時候,萬老師用沙盤了解了這個小同學真正的想法,其實他的性格就是享樂主義。但他現在就開始享樂實在是太早了點,于是萬老師運用行為認知療法給他灌輸了些能激起他學習欲望的一些想法。
一個療程很快過去,萬老師認為孩子最近接收到了這么多的信息需要消化,讓父母觀察孩子一段時間再看。后來我回訪時,媽媽欣喜的表示孩子已經開始自主寫作業了,當然自己也不再嘮叨不停,學會了光看不說,咨詢效果十分的顯著,媽媽這邊也對萬老師非常感激,這不僅是拯救了一個孩子,更是拯救了一個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