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八月份,很多的準高考生暑假余額已經不足,準備開學了。 上海青少年心理咨詢經過多年咨詢總結發現:往往在這個階段,孩子會出現許許多多稀奇古怪的癥狀:上學容易感到頭疼、肚子疼、胸悶、嘔吐等等,但到醫院一檢查卻發現身體沒有任何問題,這是為什么呢?
引發這些癥狀的罪魁禍首,可以叫做開學綜合癥,這種情況表現形式多樣,在生理上多表現為:頭暈、惡心、腹痛、疲倦、食欲不振、失眠等;其在心理上則多表現為:記憶力減退、理解力下降、厭學、焦慮、上課走神、注意力不集中、情緒不穩定等。這是為什么呢?
一、外在原因
學期制度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處,學期4、5個月之后連續1、2個月的休息,孩子們的心很難收回來;學校的心理咨詢不到位,很多老師并不是專職心理咨詢師,所以當孩子出現各種問題時無法覺察或者無法做出正確專業的處理,就會加重孩子的開學綜合癥。
二、孩子的個人原因
假期懶散無規律的生活,讓很多孩子養成了休息放松、做事隨意、上網游戲等習慣。而在開學后,負擔較重的課業使他們失去這種“自由”,因而就會出現一定的緊張心理,甚至導致一些生理上的不適癥狀。如果家長就此把孩子當成病人,讓孩子形成固定的思想意識,就很難矯正了。
有的孩子 逆反心理強,與家長溝通很少,有的還頂撞過家長,于是擔心在學校人際關系也不會融洽。也有的孩子在家里備受寵愛,長輩都圍著自己轉,開學以后,自己要獨立面對學校的人際關系,如何與同學相處,如何讓老師喜歡等問題就有可能使學生產生憂慮。
膽小多疑、過于謹慎敏感的孩子最容易在開學后出問題。家長的溺愛,加大了他們適應學校的困難,因而導致害怕上學?;蛘呒议L、老師對孩子期望過高,超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也會使其內心焦慮而害怕學校。
學習壓力過大,高三的孩子面臨很重的學習壓力,暑期可能也在各個輔導班來回打轉,而且開學后很多學校會安排摸底的考試,孩子在焦慮和壓力下,就會產生關于開學的恐懼和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