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突然在反思一個問題:我之前寫了很多篇關于家長對孩子態度和相處方式的文章,但似乎對父母該如何愛孩子這方面似乎寫的都比較不足...
之前好幾篇文章里都提到過父母對孩子應該有無條件的愛,可能家長們第一眼看上去:哦?好像是這么回事。但仔細一想,怎么才叫無條件的愛呢?
因此,在請教了中心主任上海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萬主任之后,把這篇文章作為附加文章來告訴各位家長們無條件的愛到底是什么樣子的。
切入正題,無條件的愛有4個特點:
不索取、不挑剔、包容心、付出行動。
不索?。?/span>指我們只在乎愛的這個人是否幸??鞓?,而不在乎自己能得到些什么,而且恰恰相反,這種“不索取”反而會讓自己感受到更多的幸福和快樂。
不挑剔:指不管處于何種情景或對方是否會讓自己失望的情況下,我們都愿意選擇去愛這個人。因為愛的是這個人的本質,之所以愛Ta只是因為是Ta所以才愛。
包容心:即使愛的對象跟自己有著不同的觀點、性格、愛好等,但依然愿意包容這個對象,接納彼此之間的不同。
付出行動: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受,當它來臨的時候,我們能感受到自己內心堅硬冰冷的地方也會變得溫暖而柔軟。愿意把自己的一切都交給一份未知的感情,且不在意結果的為一個人付出的行為。
上海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萬主任表示,無條件的愛適用范圍非常廣,不僅適用于父母對孩子,孩子對父母,也適用于情侶之間,夫妻之間。
西式婚禮中,牧師或者證婚人會這樣問新人:“你愿意娶這個女人嗎?愛她、忠誠于她,無論她貧困、患病或者殘疾,直至死亡?!边@個問句的核心其實就是:你愿意無條件的愛Ta嗎?
當然,無條件的愛也有很多誤區。
比如上述所說的接納不等于無視對方的特點不顧一切的盲目認同。接納是正視本質和理解,需要你清楚的去看見而不是用自我欺騙去維持。舉個栗子:媽媽無條件的愛自己的孩子,不管Ta的優點還是缺點,都會包容接納,但這并不代表孩子犯了錯你不僅不去指正孩子的反而還默默的收尾甚至推卸責任。
上海青少年心理咨詢專家認為,無條件的愛也不是小心翼翼的去保護、替對方做了所有事。過度保護會使孩子錯失成長機會。一段健康的關系中會有一定的索取,比如父母會索取尊重、關心以及更深層次的心里需要。
因此,其實無條件的愛實際上是一種平衡。不管是無條件的愛還是有條件的愛,付出都不一定會得到等量的回報,而平衡是指即使你知道收獲可能達不到預期,但你仍然愿意全心全意的去付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