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通過以下對比,來判斷一下你是不是內向者?
1.總覺得閑聊太麻煩,無意義的談話可能令你焦慮,甚至覺得很假。
2.參加聚會,但不是為了社交。不樂于結識新人,而喜歡和熟人聊天。
3.在人群中,總感覺自己是個局外人。
4.人際關系讓你覺得有些虛偽
5.很喜歡哲學性的對話,喜歡深度思考導向的書籍和電影
6.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
7.不工作的日子里,不會覺得無聊或心慌
8.在私下的聚會里交際,比在眾人面前演講更令你緊張
9.在地鐵上,喜歡坐在邊緣而不是中間
10.當在人群中呆久了,說了太多話,你會感覺非常疲憊,需要獨處來給自己充電
11.你喜歡專注一件事,而不是嘗試做每件事
12.不愛接電話或者使用視頻語音,更偏愛文字短信
13.總能注意到其他人不曾注意的細節
14.即便才只有十幾歲二十歲,也經常被身邊的人評價說很老派
15.在喧鬧的音樂現場也并不覺得很high
16.喜歡從大局出發考慮事情
17.曾有人“勸你”,從自己的世界里走出來
18.喜歡寫作
19.會為工作、生活、社交設定明確的分界線
20.通常血壓較低
如果以上大部分都符合你的日常,你就可能是個內向者。
什么是內外向?
內外向其實指的是一個人的人格特征,榮格首先提出了內向和外向的概念,之后被大眾熟知和運用。榮格認為這兩種特質的區別在于:心理能量指向的方向不同。外向的人能量指向外部,因此他們更活潑健談,喜愛社交,喜歡呆在人群中:內向的人心理能量指向內部,因此他們對內心世界更感興趣,更安靜,喜歡獨處,喜歡閱讀、寫作,喜歡自省和思考。
如果你覺得自己不一定完全符合以上每種描述,很正常,因為幾乎沒有人是完全的內向或者外向的,只是有的人更偏外向,有的人更偏內向。所以后來,第三種性格——中間性格被提了出來。具有中間性格的人兼有內外向的特質,但二者都不占主導,他們在慷慨陳詞和認真聆聽之間切換自如,情緒也更具適應性。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學教授曾研究表明,大約三分之二的人是中間性格,另外三分之一才是明顯的外向者或內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