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輕數“3、2、1”,再打個響指,就能催眠別人?相信不少人在看過《催眠大師》后,已經對催眠了一定的了解,比較好奇,同時也困困惑著催眠是是不是像電影里描述的那樣神奇。對此,睿靈心理咨詢就下面催眠的3個普遍困惑加以解讀。
首先讓我們先簡單了解一下催眠。催眠,是一種經過放松認知,翻開潛認知,搭建認知與潛認知溝通的辦法。簡單說,催眠就是直接與我們的潛認知對話。那么潛認知是什么呢?人的認知分兩層,認知和潛認知。弗洛伊德用冰山一角來形容認知與潛認知,人類的潛認知藏著宏大的才能,而平常我們只運用了5%都不到,所謂開發人的潛能也是對潛認知做工作。
催眠困惑1:催眠能治什么病?
催眠適合治療心因性遺忘。這是一種壓抑或“忘記”不愉快經驗的心理機制。遭遇嚴重創傷性經歷的人,如車禍、災難等,會選擇將這些記憶壓抑到潛意識深層,要將其帶到意識層面相當困難。催眠療法就能將這些創傷記憶擺到“桌面”上,“談”清楚。催眠還可用于緩解壓力、重建信心、治療恐懼癥等。并且催眠對減壓放松,消弭身心疲倦感;改善睡眠,進步睡眠質量;調整心理,體驗自信與充實;改善心情,面對生活熟能生巧;自我催眠,進步本身調整應變才能也有很大的療效。
催眠困惑2:催眠后真的能睡著嗎?
固然催眠對治療睡眠問題有很好的療效,但催眠并不是讓人睡眠的一種技術。催眠狀態和睡眠狀態有很多的區別,催眠是高度集中留意力、高度放松或者自我控制狀態下的心智活動過程,被催眠者身體放松,閉著雙眼、表面寧靜仿佛是睡著了,但是內心是能體驗到真實的心情,心中的想法也能自然呈現;而睡眠是處于一種身心休息的狀態,對外界簡直是毫不自知的,內心活動也遠沒有那么豐厚。
催眠困惑3:什么樣的人容易被催眠?
大致分為以下7種
想象力多的人;年歲輕的人;注意力集中的人;好奇心強的人;智商高的人;比較容易放松的人;對催眠師有信任感和安全感的人
催眠困惑4:催眠會對身心產生不良影響嗎?
催眠術自身是一種十分平安的心理調整和材料的技術,只需催眠師標準操作,不會對心理安康產生不良影響。即使催眠后有感不適,也能在下一次催眠中得以解除。前提催眠師師是專業人士。
小編溫馨提示:以上就是關于催眠的4個普遍的困惑的介紹,通過以上關于催眠的介紹,相信您對催眠有了更深入和正確的了解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