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眠與其他的心理疾病治療方法不同,他有嚴格的步驟,上海睿靈心理咨詢公益網的專家介紹說,催眠術一般都需要遵循五個固定的步驟,現介紹如下:
一、詢問解疑(Diagnosis):了解被催眠者的動機與需求,詢問他對催眠既有的看法,答他有關催眠的疑惑,確定他知道等一下催眠時哪些事情會發生而沒有不合理的期待。很多時候,催眠師可能要花點時間做個催眠簡介,因為大多數人對催眠的了解很少,這很少的了解中又大部份是誤解。
二、誘導階段(Induction):催眠師運用語言引導,讓對方進入催眠狀態。一般而言,常用的誘導技巧有漸進放松法(progressive relaxation)、眼睛凝視法(eye fixation)、深呼吸法、想像引導、數數法、手臂上浮法,及其他變形與偽裝的方法。
階段誘導幾乎都單純使用語言引導,很少使用道具,也就是光是說幾句話,就可以讓人進入催眠狀態。所以,非常偶爾地,個案會覺得不可能這么簡單,問我怎么沒有拿出懷表或寶石項煉在他眼前晃來晃去,因為他心目中的催眠師就是這樣。如果個案真的認為唯一能催眠他的方法,那我也不會猶豫取出水晶項煉來催眠他。還好,至今為止,我只用過一次。
三、深化階段(Deepening):引導被催眠者從輕度催眠狀態,進入更深的催眠狀態。常用的深化技巧有手臂下降法、數數法、下樓梯法、搭電梯法、過隧道法等等,除了這些常用技巧,這個階段常常隨機應變,即席創制新招。催眠師有多少想像力,就有多少新的技巧問世。
四、治療階段(Healing):視被催眠者的需求來治療,催眠師需要相當好的心理治療與精神病理學背景,最好在宗教、哲學層面也有所涉獵。我認為這個階段是催眠治療最迷人的地方,你永遠都不會知道個案會拋出什么球給你,而當你巧妙地擊出一支全壘打時,真的會讓你快樂好幾天。
五、解除催眠(Ending):讓被催眠者從催眠狀態回到平常的意識狀態,確保他對整個治療過程保有清楚的記憶,適切給予催眠后暗示,幫助他在結束催眠后,感覺很好,并且強化療效,通常以數數法為主。